外觀選擇中短程快速鴿
轉載自
wlc 轉載于2011-11-07 8:37:40
瀏覽數:793
轉到我空間 分享到隨寫
賽鴿是一門高雅的嗜好。
大自然孕育了世間萬物,同時也造就了它本身的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界定了一切生物必須遵循的軌道。賽鴿也不例外。無論你怎樣培育、變異、提純,都不可能使它變成任爾操縱的飛行器。眾所周知,賽鴿體內有復雜的生理時鐘,有正確無誤的聽覺、視覺和嗅覺,這些可能都是協助順利歸巢的生理工具。至于賽鴿如何正確地找到回家的方向,這個問題至今依然無解。但它會隨科技進步和人們不懈的努力,終有大白天下的一天。如同人類遺傳密碼的近年破譯,但人類幾千年來繁衍生息的本能竟無一日停滯,這就說明衍息后代是無需理論的,我們主要的任務是如何去發(fā)現,并且找尋適合自我意愿的理想途徑。

盡管我們對生物體外觀的了解僅僅只是窺探了其復雜的生理表里關系的“冰山一角”,但這種不斷被發(fā)現,積 累和更新的知識, 和那些滿足于對賽鴿外表選擇一無所知者相比,從鴿子身上獲取的信息足夠已成為超越、領先的資本。了解不同特性優(yōu)秀賽鴿所分別具有的生理和物理特點,這就如同篩選不同級別的運動員一樣。尺度和準繩來自于平時的經驗積累,掌握其共性,所謂“觀千劍方識器,操千曲而知音”是也。
對初養(yǎng)者而言,擁有一流的種鴿是培養(yǎng)優(yōu)秀賽鴿所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起碼要掌握一定的基礎“軟件”,一味地盲目跟從,朝秦暮楚,人云亦云,勢必會造成經濟和時間上的雙重浪費,豈不惜哉?
如何擇定一羽優(yōu)秀的中、短程賽鴿?其外觀表現又是怎樣的特征?則是本文所探討的話題,一孔之見,供大家參考。
一羽優(yōu)秀的選手鴿,第一感覺是它的外表。從它的體型、手感、站姿、毛質、眼素到眼皮顏色,從它的翅膀、體重、龍骨、尾羽到足爪,其實都有鑒識、判斷的準則。
理想的賽鴿的身體必須是橢圓形的,有一個開闊的胸部,左右雙翅平伏地緊貼兩邊,是一個飽滿的球狀。其前身寬度,應是肩胛骨和前胸、兩翼三部分寬度之和。后身及尾部是圓錐形的。鴿體的各部必須是結實的,全身各處都很圓滑,腹部微凹而背部微凸,呈流線型。
手感是對體形體重的一種評定。好的選手鴿總是讓人感覺滿把柔軟豐滿的肉卻又體重輕盈。如同握有一個充滿了氣的氣球往上浮。當它的毛質、肌肉彈性、骨骼結構達到最佳狀態(tài)時,你根本無法長時間把它抓牢,鴿子會自然而然的從手中滑出去,人們稱之為標準流線體。還有的鴿子,一經上手,渾身哆嗦不停,誠謂“千金難買一哆嗦”。凡此種種表現,唯上品鴿所有。
優(yōu)秀的選手鴿給人一種器宇軒昂、挺胸揚首及順暢的流線型骨架。羽毛華麗緊貼全身且光滑有亮度。頭型應前額寬后腦滿兩眼夾角越大越好。鼻瘤潔白有粉質,長、窄、緊為佳。有的鴿友認為,鼻瘤大的賽鴿飛行時阻力較大,影響其分速,再大則阻擋鴿眼的視線,至于種純與否,毫無根據。難怪一些鑒鴿高手,憑掃一眼鴿子的站姿、頭部的造型、翅膀的形狀,就敢對一只鴿子定優(yōu)劣。這些與眾不同的東西,與眼睛的品位基本上相吻合。手感、骨架俱佳的賽鴿,眼睛必定也到位,必定出自名門名血。
鴿子的嘴有各種形狀,有長、短、粗、細,不管什么嘴形,感覺前端細后端粗、閉得緊、瓣不開、嘴角深就好。有些鴿子因交配的方法不同,所呈現的顏色深淺不一,最簡易的方法是對著太陽看嘴角呈現貽色,則該個體不是雜雜交鴿。鴿眼的眼球要擺動自如,眼球生長的位置偏向頭的后上方。嘴角的中心線幾乎要指著眼球,一羽優(yōu)秀的賽鴿的眼睛要有一種自信的、不懼怕和沒有野性的表現。鴿眼必須明亮、干潔、皮緊包眼球、瞳孔對光線強度的變化要靈敏,對外界的動態(tài)感受非常敏感。中、短程快速鴿的眼砂要求薄而油亮,有絨感、血砂通透可看見底砂,眼臍細窄,蕩前角外掛少許黑色阿爾賽為佳。

談到翅膀,鴿友不妨利用杠桿原理及流體力學的原理,證明與解釋其中的奧妙。翅膀前緣薄的賽鴿沖力大、阻力小、浮力亦小,能耐在空中的時間也短,無疑它是一羽短距離速度鴿。飛同樣的距離,主翼短的鴿子在空中飛行所拍翅的次數要比主翼長的鴿子要多。試想,翅膀拍打快,速度必成正比的增加,但體力消耗的也快,所以主翼短的賽鴿較適合中、短距離的賽程。七、八、九、十根主羽呈W型的鴿子,單以翅膀來講其速度更快,當翅膀向下壓縮時,氣流須經過七、八、九、十根主羽末端溢出。毛尖端的漏洞多、排風也快,翅膀要收縮回來的阻力小,速度也顯著增加。臂膀越薄,拉開后越軟的越飛得快,這也是中、短程高速鴿的一大特性。鴿友不妨留心自己棚里的快速鴿,當它處于休閑輕松的狀態(tài)時,翅膀常常是掛在尾羽之下。
從放飛來說,只有一副強壯的、柔和的、堅定的骨骼結構,才能保持良好的飛行身架。高龍骨的賽鴿前胸較寬,飛行時受風的阻力會大些,但它體型大、力度相對也大,適合中、短距離的比賽。當一鴿在手時,渾身骨架應緊扎有力卻不重,腹部微凹,背部微凸,這是流線體的要求。前臂骨(指從肘到腕之間的距離)越短的鴿子,在飛翔時所付出的力量也較少,相對體力的消耗量也會小,速度會更快。這是類似杠桿原理。另外肘腕的關節(jié)部位必須圓滑,活動才能自如。
一羽優(yōu)秀的中、短程快速鴿其腰部要豐實并且有力感,尾羽應像一把利劍的劍尖,微微上翹,這樣的鴿子才具有較強的爆發(fā)力。腳爪不要太長,外皮顏色呈粉紅色,則表明此鴿體質達到高峰。
好鴿是可以看出來的。只要把握好經驗的尺度、理性、客觀的面對它們。
綜上所述,經驗來自于平時我們多摸鴿子,多看冠軍鴿、優(yōu)勝鴿,多看鴿照,了解分析不同強豪賽鴿的外部特征,掌握其共性,加以參照對比,互相印證,才能找到適合自身意愿的理想的賽鴿和選鴿方法!
免責聲明:本網凡是由用戶發(fā)布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資料,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fā)布人自行承擔,并負法律責任。賽鴿資訊網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